經濟系課程簡介
經濟系的課程旨在藉由培養學生進行深刻思考的經濟分析能力,以奠定其進修深造與就業的優勢。因應時代潮流,本系並提供經濟發展、網路經濟、大陸經濟等選修課程以幫助學生贏得先機。
◆大學部
個體經濟學
介紹經濟行為決策過程、市場運作與資源配置,包括市場供需、消費者理論、生產者理論、市場結構、外部性與一般均衡等部分。
總體經濟學
介紹總體經濟之表現與衡量方法、產出、利率與物價變動之理論基礎以及失業之原因,並分析總體經濟現象與探討總體經濟政策。
貨幣銀行學
介紹貨幣理論、金融市場與金融機構之組織、工具與現況,深入探討對金融市場影響最鉅之中央銀行及其主導之貨幣政策。
網路經濟學
介紹資訊產品的共有特性,並運用基本的個體經濟學、產業經濟學與賽局理論探討消費者、廠商與政府在網路經濟中的行為影響。
資訊經濟學
介紹知識經濟下資訊的重要性以及資訊對經濟行為與市場機制的影響,並強調相關實際現象與個案的討論。
策略理論與應用
介紹賽局理論的基本概念與應用,包括何謂賽局、靜態賽局、動態賽局與資訊經濟四部分。
財政學
介紹政府支出與稅收活動,以及支出與租稅政策如何影響個人行為與經濟社會,與相關政策的制定與評估。
計量經濟學
利用統計學的估計方法來探討多項經濟變數之間的關聯性,主要是透過經濟理論模型的建構,並搭配實際統計資料之應用,來完成對經濟模型中之變數的推估、檢定與趨勢預測之目的。
產業經濟學
介紹產業結構、行為與績效三者的關連性,並結合政府政策的影響進行分析。
勞動經濟學
介紹勞動者的市場參與行為、雇主的勞動需求、以及其他系統性的勞動市場理論,並解釋勞動市場各種現象。
國際貿易
探討國與國之間在實質面的經濟關連性,包括貿易理論、貿易政策、國際資源移動、經濟整合與國際經貿組織等。
國際金融
探討國與國之間在金融面的經濟關連,包括匯率的決定、資本移動、開放總體政策與國際金融制度等。
經濟思想史
分析近代重要之經濟思潮之發展與影響,並介紹經濟理論史及各學派核心架構。
◆碩士班暨碩士在職專班
個體經濟理論
深入探討經濟行為決策形成過程,包括消費者行為理論、廠商行為理論,並應用賽局理論分析市場結構與廠商策略,同時也介紹福利經濟學與一般均衡。
總體經濟理論
介紹總體消費、投資、失業的理論及相關模型,探討經濟成長之來源、景氣波動之原因、消費與投資之基礎原理、貨幣政策與財政政策形成之原因與可能發生之問題。
經濟計量方法
培養學生根據資料分析經濟現象之能力,包括設計模型、估計參數、檢定估計、及解釋結果。藉由估計及檢定計量模型的統計方法。訓練學生運用計量軟體進行實證分析工作。
大陸經濟
以探討當前大陸經濟改革與對外開放的關鍵議題,檢討其改革表現並評估未來展望。
管理經濟學
針對管理之理論問題與實務案例進行經濟分析,議題包含:自我管理、文化與最適監控、分工與組織設計、公司治理、知識之創造與運用、策略思考、創新與創業、企業家與創投。
健康經濟學
健康經濟學的基本概念與實證應用:臺灣醫療保健產業、健康與醫療需求理論與實證、醫師服務市場理論與實證、醫療傷害責任制度與糾紛、醫院服務市場理論與實 證、支付制度經濟誘因探討、醫療保險理論與實證、全民健保制度問題與改革方向等。課程同時涵蓋重要文獻導讀與電腦實證研究方法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