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社會責任
大學社會責任 ─ 執行成效
1. 觀光系劉松達老師,透過 3 門課程:
「管理學 (64 名學生)」、「休閒不動產專題 (11名學生)」以及「畢業專題 (7 名學生)」
規劃與執行和地方議題結合之實務課程。
2. 資管系許素華教師透過「網路創新服務設計(20名學生)」課程完成作業一「景美商圈與我」,
讓同學觀察景美市場附近商圈那些待改善問題,作為創新提案的主題發想。
3. 觀光系劉松達老師,透過「畢業專題」課程,指導 3 名學生,以景美地區的國高中生為對象,規劃地理資訊系統教案。
4. 資管系許素華教師的網路創新服務設計課程,其中世新發大財此組團隊以「就在景夜APP」提案獲得創新提案競賽佳作獎。客戶以APP獲得一般交通資訊外,也能夠獲得限時活動的通知邀請,每日也會有限量優惠,及商家優惠等來吸引人潮,為較為傳統的景美夜市帶來活力。
5. 舉辦管理學院創新提案競賽,其中與本區實務相關的「樂齡好自在」榮獲特優獎、「就在景夜APP」榮獲佳作獎。
6. 資管系以「樂齡好自在」為議題,以志工、長者及社區發展據點等三構面為主軸,針對文山區高齡化及志工人手不足問題進行資訊系統規畫設計。
7. 由管理學院廖鴻圖院長、觀光系王正平教師、觀光系劉松達教師、觀光系林長郁教師、資管系許素華老師、資管系黃玉菁老師(兼),共同成立景美商圈地方發展議題交流社群,除管院內相關教師定期開會討論外,並與在地里長、商圈理事長及地方人士進行交流。
8. 觀光系林長郁與劉松達老師,邀請致力於文山區一帶社區發展的「台北路上觀察學會」之2位專家,於2018年11月13日,和41名學生,以1場結合實境遊戲形式的地方創生工作坊,進行交流。
9. 舉辦管理學院創新提案競賽,邀請陳承廷顧問執行長、獨特牛排館(景美夜市的著名商家)吳韋逸店經理(第二代經營者)當評審,及時給予同學實務及在地建議,同學受益良多。陳承廷顧問強調同學創意十足,但市場可行性分析不足,恐無法賺錢,賺錢對業者還是根本問題。
10. 2018年11月26日與陳承廷顧問一起研討未來景美商圈之發展建議。陳顧問建議先找出商家示範點,再慢慢對商圈產生影響力。因與公館商圈太近,要理出定位與特色不易,深具挑戰。商家大都規模小,經營項目又雷同,的確不好找出特色。